注册  |  登录
   内容精湛  思想精深  制作精良的《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返回总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层论坛 > 高层论坛
高层论坛

内容精湛 思想精深 制作精良的《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4-03-06 09:54:46   浏览:3824次  字号: [大] [中] [小]

       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经典文献近日出版发行。这注定是一部镌刻在新时代里程碑上的鸿篇巨帙, 穿越五千年历史,洞察古今,彪炳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既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史。古代反腐智慧和经验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强盛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史。
       在中国法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指导下,《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编纂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重大理论问题与是非问题上坚持讲政治,讲原则,实事求是。科学总结了我国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和思想成果,填补了中国反腐倡廉通史编纂工作的一个空白。

150 万字 梳理反腐倡廉的历史脉络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从先秦时期廉政制度的萌芽开篇,到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横跨五千年历史长河: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元、明、清朝到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共18篇,135 章,150 万字,3000 幅插图。汇集了中国五千年来反腐倡廉的思考和研究,对继承、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反腐倡廉历史遗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该书以较强的思想性、专业性、可读性为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反腐倡廉历史提供了学习借鉴。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对中国反腐倡廉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厘清它的发展状况,梳理和总结历代廉政思想和制度得失,荟萃中国历史上300余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对廉政问题的深刻论述,为我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和实践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党的建设理论,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要反腐败、怎样反腐败”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的出版和发行,既是对反腐倡廉历史的科学提炼与总结,也为新时代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厚重蓝本与宝贵镜鉴。

透析了岁月长河里兴亡更替的经验教训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一书在客观回顾中国古代反腐历史的同时,着重以史为鉴,追寻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脉络,以大量丰厚的资料揭示出千古历史的兴衰。
       学习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借鉴墨子的“任人唯贤”,领悟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秉承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
       也有,刚直不阿的海瑞、铁面无私的包拯、“一钱太守”刘宠……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贤臣廉吏,就有贪官墨吏。
       夏桀酒池肉林、骄横淫逸,断送了四百年的夏王朝;秦始皇刚愎自用,骄横暴政,毁灭了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唐玄宗志满意骄于太平盛世,居安忘危终至安史之乱,“取之于马背,失之于长袖”;乾隆皇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晚年怠政,终使康乾盛世不再,大清统治江河日下……
       还有,留下千古骂名的蔡京、父子齐贪的严嵩父子、大清巨贪和珅……
       此书以平实深刻的大量史实,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因此,站在建党百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深度透析五千年岁月长河里兴亡更替与激浊扬清的经验教训,系统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百年历史经验并进行理论概括,对于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了历朝历代中廉兴贪衰的社会规律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以各个朝代反腐倡廉的时代背景、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楷模与贪腐典型、刑罚与监狱、成效与弊端、廉史与镜鉴为主要内容,客观真实地站在历代王朝兴衰的高度,以开阔的视野,回顾和总结我国       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多角度、多侧面地剖析各个朝代廉政概况,深入发掘我国古代反腐倡廉的历史智慧,鲜明地揭示了“廉则兴、腐则罔”的历史规律。是一部具有新时代借鉴意义的历史巨著。
       古代先贤的廉政思想、君臣的廉政主张、文人的廉政箴言,都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启迪着我们,更警示着后来人。
       翻开这部书,历史的昨天与今天竟如此近在咫尺。“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奢侈之风对王朝惊人的摧毁,使我们真切认识到,正在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异于是对民族的一次自我拯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以民为本的告诫,使我们深知必须倍加珍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修身正德、官德为先的遗训使我们更加懂得官德官风是一个政党和社会的灵魂,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翻开这部书,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惩治腐败的决心跃然纸上。面对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我们党以怎样的毅力和坚韧反腐倡廉,以怎样的勇气割掉自身的毒瘤,以怎样的努力构筑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以怎样的努力去跳出历史的周期律,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之上,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光辉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把廉洁政治放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体现,放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去落实,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

提供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毅然决然,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反映时代精神;既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勇于进行学术创新;既讲历朝历代反腐倡廉的律例,又联系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举措,力争让清风正气成为主旋律,廉政文化成为主基调。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对我国反腐倡廉历史和古代廉政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居安思危,常怀远虑。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新论断。这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道路。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是一项新时代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是一部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上的传世巨著,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历史典藏。《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的出版,让我们悠久灿烂的廉政文化在继承中得到方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质量的提升。让我们“以史为鉴”,根植廉政理念;让我们“以史为鉴”,创新廉政制度;让我们“以史为鉴”,浓郁廉政风尚。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的出版,对于我们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革命文化淬炼党性,以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以自我约束锤炼政德,必将会起到值得预期的推动作用,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读一读。



相关链接 <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文章: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 持之以恒推进《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修订
  • 下一篇文章:献礼党的二十大 反腐倡廉谱新篇 大型经典文献《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出版发行
  • 热点新闻
      江苏常州严把案件审理关口 提高基层执
      从严整治“小金库”
      “诚恳而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耐心资本
      从严整治“小金库”
      理论动态 | 胆识、智慧和远见
      江苏无锡梁溪区建立纪巡联动机制
      山东紧盯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 压实责
      强化教育培训 开展实战练兵 打牢新
      西藏开展“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廉政警示
      科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立足职责定位 护航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推动监
      从案例通报看纪律要求丨严查工作失职失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
    相关链接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纪委      · 最高检      · 最高法      · 中国法学会      ·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 编辑:池晨旭 备案号:京ICP备10012170号-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东路4号院,邮编:100081,电话:010-66525588-2106 电子信箱:zgffclf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