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后徙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被人称为诗圣,在长安居住10年。杜公祠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位于今长安区韦曲街道双竹村,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宝。杜甫一向以诗才而闻名,同时也是廉洁秉公的典范。
杜甫曾经当过一个很小的官,因安史之乱爆发,他带着妻儿逃离。后来到成都西南一个叫浣花溪的地方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当地的百姓和他的朋友盖了两间小茅草屋,作为他的暂时居身之所。一天,一个姓张的人,原在东宫太子手下干过差事,按照当时的官阶,属于正六品,因为有求于杜甫,就给杜甫送去了一件贵重的礼物——非常华美奢侈的丝织品。杜甫虽然很穷,一辈子没见过如此贵重的东西,可是他坚守本分,委婉拒绝了贿赂。为此,他还创作了一首诗,叫做《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杜甫一生作品无数,忧国忧民,却始终难以施展抱负,生活窘迫,穷其一生为民请命,作品中也总是体现出廉政思想。
用诗讽刺奢侈生活
天宝五年(746年),杜甫结束远游,来到长安寻求仕途发展。当时唐朝已经逐渐衰落,唐玄宗任用奸佞,官场更是愈加腐败,排挤贤能之人变成了常态。杜甫报国无门,又经常目睹百姓饿死街头,食不果腹,只能用诗来揭露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对贪官污吏进行讽刺和批判。他在《丽人行》中描写了杨国忠兄妹出行的场景:“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贵夫人们的穷奢极欲,与当时百姓的惨状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中没有讽刺语,整首诗却讽刺至极。
用诗进谏
安史之乱后,杜甫和家人逃亡数次,目睹了胡兵进攻下长安的惨状,渴望家国复兴和国家安定。因此,用诗篇提出了很多倡导俭德的想法和策略。在《提封》中,杜甫写道:“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时征俊乂人,草窃犬羊侵。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希望当朝皇帝能够征召才德出众的人进入朝廷,让百姓和外番感恩朝廷,才能天下太平,百姓免于战火之苦。
用诗表达廉政主张
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国家风雨飘摇。此时的杜甫依然不得志,但仍然忧国忧民,心系百姓。朋友们赴任时,他赠诗祝福朋友前途光明,劝说他们要为政清廉,为民为国作出贡献。杜甫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中写道:“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意思是:我恨不得让新松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芟除。当时,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准备出陕谋生。二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同时严武又先有信邀请杜甫,于是便决定重还成都。这首诗就是杜甫由阆州回成都的途中所作。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是历经八年战乱,全国山河满目疮痍,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面对战乱造成的恶果,杜甫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可以理解为他对战乱的深恶痛绝,也是对造成战乱的人和事深恶痛绝,强烈渴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能够祥和安宁。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旨在表明对党内腐败要保持高压势头,以对恶竹斩万竿一般的决心坚决惩处,做到有贪必反,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最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杜甫在《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中叮嘱友人:“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均。”安史之乱令国家山河破碎,他希望朋友能够清廉正直,公平公正地对待千万百姓,让人们早日摆脱战乱。在《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中杜甫劝说友人:“子干东诸侯,劝勉防纵恣。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历史也在不断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核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